职场资讯 information

首页 > 猎头效率的终极出路:从“70→80→90”到 “1%→2%→3%”

猎头效率的终极出路:从“70→80→90”到 “1%→2%→3%”

2024-05-17

效率,是所有组织提升,技术创新,商业模式重构的最底层诉求之一!


就猎头行业整体而言,效率实在太低。效率低的核心表现在于:100个潜在的业务机会点,大部分顾问可能连1%的机会都没有抓住,在惊人的浪费中忙、盲、茫!


以上的判断,不是危言耸听,吸引眼球,而极有可能是猎头行业的真实现实,基本分析如下:


在“后付费(叠加)不排他”的猎头业务模式下,猎头顾问获得客户招聘委托的难度大幅降低;在有猎聘,LinkedIn,脉脉等数据来源的市场里,猎头顾问获得候选人信息的难度也大幅降低。一个中等经验,中等天赋,中等勤奋程度的猎头顾问,一个月接触过的业务机会点,大概率会超过50个。这些业务机会点有两个维度:真实靠谱的客户需求(你不能关单的职位,其他猎头公司最终关掉了,客户需求是靠谱的,可能猎头顾问自己不靠谱或不走运),与值得推荐的候选人(你没有合适客户推荐的候选人,其他猎头顾问最终推荐成功了;候选人是靠谱的,可能猎头顾问自己不靠谱或不走运)。这样的50个机会点,如果每月都能抓住一个,按每单猎头收费10万,就是妥妥的百万顾问!但目前中国猎头行业的人均年度业绩,应该连50万都不到,由此推论:1%的业务机会点都没有抓住,这并非危言耸听。


更令人遗憾的是,整个行业似乎习惯了这样低效,好像猎头顾问的生活本来就应该这样“苦逼”!这样的习惯大体表现为:大多数猎头公司,更加习惯于通过更大的行动量,更高的KPI,更勤奋的投入,逐步把结果从70分拉到80分,拉到90分,从“卷”到“更卷”,到最后“卷不动了”,或者觉得“卷得没有意义了”。


在没有更好的方式下,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,卷是必须的。但“卷”到一定程度之后,卷的边际效益会越来越低,从70分,到80分,到90分,卷卷可能还行,再往上,即使能去到95分,100分,增量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,真的会卷不动的。


换个视角,如果我们能够把潜在业务机会的兑现率从1%提高到2%,提高到3%……业绩增长的空间肯定会更大,可持续性更强,猎头顾问的日子也没有那么“苦逼”!这样的增长方式很美好,相信很多猎头同行会认同,甚至很多同行已经做过认真的探索。


越来越多的猎头同行,开始认清猎头业务“单边机会”的本质:有靠谱的客户招聘需求,缺合适的候选人;有靠谱的候选人,缺合适的客户机会;在“后付费(叠加)不排他”的猎头业务模式下,很多看似有价值业务机会,最终会浪费宝贵时间精力!当然,这些“浪费”的时间精力,一定程度上可以转换成资源与认知的积累。但后付费的猎头业务本身是个交易性较强的业务——如果某个在窗口期的优质候选人,这次不是你推荐的,往往意味着未来的2-3年,你可能没有机会再推荐他了,因为大概率而言,每段工作的稳定期会有2-3年。


如何提升单边机会的兑现率,实现从1%,到2%、3%的增长?答案可能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常识:协同!尤其是“大规模,高效,精准的协同”!“规模”决定了找到单边机会协同方的可能性,“高效&精准”决定了协同的成本高低。


常识未必都会转化为常规,美好的愿景未必都会成为真实的现实。就猎头行业整体的现实而言,绝大多数猎头公司在实际践行的增长路径仍然是“70→80→90”,而非“1%→2%→3% " 。这样现状的原因可能很多,但核心原因可以归纳为:大规模的协同太难,求人不如求己。协同往往意味着需要跟自己之外的他人,自己团队之外的其他团队,自己公司之外的其他公司沟通协作,利益分配,收益结算……而协同本身是需要成本的。当成本过高时,不如聚焦自己,聚焦自己的团队,聚焦自己的公司,尽管“70→80→90”的效率增长空间有限,但只要更大的行动量,更高的KPI,更努力些,结果是实实在在,立竿见影,短期可见且可控的;而协同的效果,则有太多的不确定性,甚至会有不少烦心事,进而导致协同的时间精力心力成本太高!


从“70→80→90”到 “1%→2%→3%”,这样的愿景很容易激发猎头同行的共鸣。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翻越“协同成本过高” 这座大山?这会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,以下分享一下FMC的实践及我个人的思考:


降低协同成本,很难有简单的妙招、快招,如通过某种利益分成机制,某种新科技的应用来一招制敌,而应该是个系统工程。搭建这样的系统,可能需要5条重要的支柱:理念共识,基石打通,分工磨合,规模效应,信任传递。


1)理念共识:不能只停留在“要协同 ”这样浅层的常识性共识,而是需要在共识的深度、高度、广度上不断延伸,比如: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方式,沿着什么样的路径去提升协同的效率?


2)基石打通:弱连接的泛协同,通常效率会太低。高效的协同需要强连接,需要客户资源打通,候选人资源打通,在相同的系统上分享数据,招聘培训资源打通,财务结算机制打通……这里的诸般打通,即使在同一间公司都不容易,如果要跨公司打通,会更难。但如果不能跨团队,甚至跨公司打通,则规模有限;而规模又会大大影响协同效果。


3)分工磨合:协同需要分工,没有分工,就很难有协同。而效率最高的分工,不是被分工,即老板分配你做哪个行业,哪个职能,哪个地域等;而是每个人,每个团队,根据自身特质与外部可能性,自然形成的分工;而这个过程需要较多的磨合,需要时间,需要耐心,需要定力。


4)规模效应:规模太小,协同的价值有限。解决规模问题的核心,在猎头行业,可能不是资本与资源投入的问题,而是公司治理的问题,即如何有效解决猎头公司易分裂,易塌方的问题。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,扩大规模就像在流沙上建高楼,可能有3年、5年,甚至10年的繁荣,但时间长了,终究还是会崩塌,因为没有形成长期稳定,正向增强的规模。


5)信任传递:协同需要彼此信任,而规模天然可能会成为信任的障碍。小团队,彼此熟识的人之间,容易建立起信任感;规模大了之后,意味着需要跨团队,跟不那么熟悉,甚至陌生的伙伴协同,能否很快传递信任,复制信任则是一个关键的瓶颈。猎头业务是个涉及复杂沟通的多环节业务,在传递信任问题上,很难仅靠规则与奖惩,组织的文化传统也很重要。只有规则与文化结合好了,才能真正传递信任。



通过大规模,高效,精准的协同,实现从“70→80→90”到 “1%→2%→3%”的增长模式切换,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,是一条充满很多挑战的艰难之路。因为难,所以很少有人会去走,但过了初期的窄门之后,因为路上的人少,路会越走越宽,风景会越来越美!相反,容易走的路,走的人会多,路可能会越走越拥挤。如果我们无法改变“后付费(叠加)不排他”的猎头业务模式,从“70→80→90”到 “1%→2%→3%”, 有可能是猎头效率的终极出路!这条路,有点难,但值得走,与猎头同行们彼此共勉!


本文出自 猎头顾问成长与创业思考